關於影像閱讀

     因為在臉書看到些古老的問題困擾著許多人,比方說評論這樣寫但導演真的有這樣想嗎、電影看不懂之類的,而當然已有些著力於文學的人已經用類推的方式提出一些說法,不過還沒看到從影像角度出發的言論,筆者因此決定從 Martine Joly 的 Intr...

  




  因為在臉書看到些古老的問題困擾著許多人,比方說評論這樣寫但導演真的有這樣想嗎、電影看不懂之類的,而當然已有些著力於文學的人已經用類推的方式提出一些說法,不過還沒看到從影像角度出發的言論,筆者因此決定從Martine JolyIntroduction à l’analyse de l’imageArmand Colin, 2e édition, 2009)的33-36頁整理出他的觀點,試著回應這些看似大哉問,但實際上是相當初階的提問,儘管它也可以用較深度的方式被處理。

  首先是關於我們以為的「自然而然」就可以達至的影像閱讀的印象。作者提到,這個印象主要來自於視覺感知的迅速、以及辨識影像內容和對其做出詮釋的即時同步,至少就具形象的影像(相對於只有抽象的線條、浮動的光影等影像)而言。再者,人類自古以來就在世界各地有著製造影像的狀況,我們也因此覺得自己總可以辨識影像中所象形之物,無論其歷史或文化脈絡為何──而這也是為什麼當有聲電影出現時會令無聲電影的擁護者感到威脅,畢竟後者原本可以是一個普世「語言」,跨越了語言的鴻溝──儘管,對於一個社群內的人們來說,具有代表性的、或近乎「原型」的圖像當然是存在的。但重點在於,若因此就將影像的閱讀化約成普世的一件事,則是種混淆與誤解,因為辨識出一個影像中的母題,特別是當這個母題可以有它的內在脈絡與特殊意涵、可能和受眾的期待與認知相關時,辨識母題這件事不見得就等於理解了影像的訊息。所以,在視覺訊息中辨識出母題,和對它進行詮釋,顯然只是兩個互補的運作,儘管我們以為它們是同步的。

        另一方面,即便是辨識母題,也是需要習得的。其實,就算是對我們來說最「寫實」的影像,也和那個被再現出來的現實有很大差距,比方說縱深、顏色的轉變、運動、氣味、溫度等,一般我們在辨識時所倚靠的,大概不過是些粗淺的能力,讓我們能從影像中看見一個現實的相等物,一方面依循著些變形的規則,一方面將關於現實的更多細節遺忘。而這個能力,也正是我們在有著這麼多具形象的影像的文化環境中所「自然而然」習得的方法,但它不是影像閱讀。這個能力實際上是我們從小養成的,它甚至能幫助我們學習語言(比如說看著鴨的圖,說「鴨鴨~」)。而另外也有資料指出,對於某些沒有具形象的影像的文化的人,他們只會從影像中看見色塊和形狀,而不會將它和現實關聯起來。

  所以這些就是對「自然而然」理解視覺訊息(看到 = 懂了)這種說法的分析。其實矛盾的是,這個「自然而然」也經常被懷疑(儘管它那麼自然),因為人們總害怕被影像給「操縱」了。

  再來,要談「作者意圖」的問題。對影像的解讀,到底是不是屬於「讀者」個人的呢?它會不會有扭曲作者「原意」的危險?其實,這真的就是關於詮釋的大哉問,不管在文學、視覺、肢體動作或其他方面都一樣。60年代的新批評曾就此有過許多討論,提出幾乎無解的「作者─作品─公眾」的互動關係。基本上,影像本身是一個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成果是一件事,而它是不是構成了一件具體且可解的作品是另一件事,另外還有對作品的閱讀是不是使之因而常存、影像不可避免地讓讀者或觀眾開始啟動原本沒有的思考等問題。其實,不管是什麼作品,這些都很難剛好聚在一個點上。而如果我們只因為不確定自己的理解和作者「意圖」符不符合就不去詮釋,那乾脆就不用讀不用看所有影像了。作者到底在想什麼沒人知道,但他還是可以說他想說的,即便他自己也不真的完全掌握他作品的訊息的意義;畢竟作者不是其他人,沒活過別的時代、沒有相同的對影像的期待,不會和其他人對作品做出相同的詮釋。詮釋或分析一個訊息,絕對不是要試著找出一個最接近的事先存在的訊息,而是要理解在這個環境裡的這個訊息,混合著個人及集體的成分的同時,究竟在此時此地引發了什麼意義。而為了進行分析,我們當然需要一些討論的定位點我們可以對照自己的分析和別人的來找出共同點,但絕對不是跑到一個假設的作者意圖那邊去找。如果作者意圖真的有其意義,那也會是像閱讀古籍時因為字義演變為避免誤讀而必須從古書中去找「作者意圖」這樣的東西。而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我們當然可以研究一下創作當時的歷史環境,但總之,這些都跟挖掘「作者意圖」沒什麼關係。

  總而言之,說了這麼多,重點是要自覺地將自己放在受眾的一方;而研究一個訊息的歷史相關事物,也因此有其意義。儘管有時分析的標準顯得難以達成,我們也不要因而放棄了詮釋或理解。

        以上就是筆者的整理。看到這裡,其實還有個問題沒被解決:影像閱讀到底是什麼?或者說,我們該如何進行影像閱讀?雖然這是這篇文章的題目,但我們為了回應看不看得懂影像的問題(「自然而然」的理解),只處理了它「不是什麼」,而關於它是什麼,或可以是什麼,就下回待續囉。



0 意見: